close

 


 近幾年,「米其林」顯然已成為美食圈最閃亮最紅火的品味關鍵詞!
如能入榜對於餐廳或是廚師,都是一項榮耀,也無疑是對來客的保證
毫無疑問地,這趟義大利蜜月行有部分原因是…
我這個愛吃鬼被米其林寶寶給迷,所以…就「聊落去」了!



躲在小巷裡、米其林餐廳二刀叉級餐廳─Papa Baccus
餐廳入口的擺設就相當不一樣,讓我相當的期待呀!



擺滿了義大利的葡萄美酒及生火腿,有酒有肉夫復合求~~
怕大伙等我等的太久,匆匆拍上幾張照片趕緊入座!



窗外的天氣冷冽,點上代表溫暖的燭火
隨侍以熟練的身手在透明的杯裡倒入深紅色的醉意
清脆的聲響與杯中散發迷人的芬芳相呼應
香純的紅酒灌進嘴裡,一股暖流在血液中四處竄流

一雙雙呆滯、空洞無神的眼神,無不期待著的美食快點上桌!
熱情的領隊發哥繼續和大伙聊著下午的血拼與趣事
還大方對我們訴說他對Papa Baccus麵包滿滿的愛意

而我依舊專心地對著餐廳東張西望
我想在名店街逛了一整個下午,大伙老早饑腸碌碌,也難怪沒人陪我一起拍照?



望著餐盤底印製了誇張表情的圖案
由蔬菜組裝起來的人臉狀帶點滑稽的後現代主義的創意
總是有那麼似曾相識的感覺,卻怎麼也想不起…


◎番外篇:
找到了找到了~感謝椪乾媽的博學多聞
那看起來像是一張臉,但是仔細一看,不只是一張臉的肖像,藏有你所熟悉的秘密!
眼珠的櫻桃、像是眉毛的稻穗、由兩個破掉的花生殼湊起來的鬍子
用蘋果來展現紅潤細膩的臉龐、用葱來表現頸部的線條
這個由各式各樣的花朵、果實、蔬菜所組成的臉
其是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政績上表現平平的皇帝魯道夫二世
是由16世紀義大利畫家阿奇姆博多(Giuseppe Arcimboldo,1527~1593)繪製

這幅皇帝的肖像畫中,藝術家以獨樹一格的組合手法
用豐美茂盛的植物與果實堆砌出主角的輪廓
把魯道夫二世繪成羅馬神話中掌管四季變化的「四季之神」
藉以展現豐收的景象,也同時盛讚君主

如此的繪畫風格一直被認為是低級趣味
直到1920年代超現實主義才復興了這種視覺雙關藝術




等我回過神來…侍者早已送上放滿各式熱騰騰麵包的麵包籃
一如過去幾天所見…烤薄餅、切片法式與香料麵包等
我很認真的試吃著每一款麵包,一點也不因稍後會上的料理而放過

令人最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一款竟是加入辣椒粉製作的麵包
顏色略帶橘紅色的他,剝開外層又酥又脆的麵包外皮
熱氣從裂縫開口處一股腦地全散了出來,撕下一片放進嘴裡
每一次的咀嚼,不帶刺激感的椒香味,不斷刺激著味蕾呀!
對於愛吃法式硬麵包的我,又忍不住偷偷帶了兩顆到書包裡!

我不得不說…這麵包真的很棒!也終於能夠體會發哥何以會對麵包讚不絕口!
聊著聊著…也因此和大哥們聊起在台灣吃到最好吃的麵包
我還真心的把台灣吳寶春師傅所製作的桂圓酒釀麵包推薦給大家


來了來了!出菜了~~
前菜端出的是鮭魚朝鮮薊義大利麵
「ㄟ….終於有比較不一樣的義大利麵了!」我欣喜若狂的和自己對話著



不過剛開始吃時根本只吃得出來鮭魚肉
但拌在麵裡那一片片軟中帶脆富有嚼勁的碎片引起了我的興趣
有著根莖類的香甜,但卻多些黏黏有彈性的口感
像洋芋又像脆筍或牛蒡,搭配在麵裡口感很豐富

經過發哥說明後,原來是台灣慎少接觸的食材─蔬菜之皇『朝鮮薊』
但他在歐洲卻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配菜之一



其實我們在路旁的蔬菜攤及超市生鮮蔬果區裡都曾發現他的蹤影
只是…不知道他就原來就是我一直在茲念茲的朝鮮薊
(圖中鳳梨旁篇那籃、乍看像是一堆釋迦的就是啦)



朝鮮薊又稱法國百合或洋薊,有個顯目的大花苞
層層包裹有如鱗片般的綠色葉瓣,底下接著一根粗粗的柄
長得像一朵巨大的綠色花朵或是有點像是台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因富含營養且具有醫療價值,故被視為神奇而珍貴的蔬菜
在歐洲也有了『蔬菜之皇』的美名
別看這樣一朵比拳頭還要大的朝鮮薊,但因為食用的僅有花托嫩莖
一朵600公克的朝鮮薊,可食用的部位僅有70公克不到,夠貴族了吧!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擁有降血脂、其對肝臟特別好
近年來以被拿來製造成保肝劑,此時同桌的團友姐姐也聊到朝鮮薊
他以親身經驗告訴我們…料理上真的很不方便
烹煮上也需要多費點時間,但也因為久煮不易入味
所以早期他曾試過網購買來打精力湯,不過那時的印象是…不太好喝!
也算是米其林餐廳用餐一大收穫:認識一項食材之美



聊著聊著,我竟又把一整盤的義大利麵給吃光了!
這時煞車皮已經傻了…平時小鳥胃少量多餐一份麵都吃不完的我
在吃完了各式各樣的麵包後,還可以把一整盤的麵吃光
可想而知…他有多好吃了吧!
不過也聽說…朝鮮薊能夠減輕享用豐盛佳餚後引起的飽脹感
也難怪我還可以繼續吃…



主菜─托斯卡尼白牛肉
這盤「血淋淋」的牛肉取自於托斯卡尼特產白牛(Chianina奇揚尼那白毛牛)的肉
特別之處在其肉質之特殊彈性及鮮美原味
於為保持其頂級肉質的原汁原味…
烹調方法為灑上海鹽快速燒烤至約三四分熟,封住肉汁但無血水



雖然肉是生的,但因為盤子有熱度
應該是可以讓盤子上的牛肉再繼續熟成的
老實說肉質我已經不記得如何了,我只記得很軟嫩
其他的…!$!@$%^&^*)#$^&p$^…..忘光光了!

餐後,服務人員收走了主菜的盤叉後,再遞上了新的餐具
ㄟ…怎麼來了兩隻湯匙?



看到這兩隻湯匙,我傻住了…有缺角的是拿來吃甜點嗎?
這個國際餐桌禮儀怎麼好像沒教到?



甜點上桌後,又是一個男女有別的設計,我拿到的是慕思蛋糕
─有如寶石般點綴在慕思蛋糕旁的紅石榴
酸中帶著些微的甜意,配合起雙層慕絲也可
煎到酥脆帶著焦糖香的蛋捲被我刻意敲成碎片,再以碎片挖著慕絲一起入口



大概是考量了男生不愛吃甜點的特性,男士們的甜點是冰淇淋三小球
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湯匙也是挖了幾口試試
這冰淇淋老實說吃起來的口感,比較像是似冰淇淋但不含乳製品的雪酪
帶著足以讓人放鬆的淡淡蘋果綠,有著熟悉卻猜不出的味道…
「應該是青蘋果檸檬吧!」我很努力的多品嘗了幾口
至於…正確答案應該只有服務員或老闆才知道吧!

雖然說雪酪常用於正式用餐中當做餐與餐之間的清口小點
但…空氣感的清爽口感為今天美食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
反倒蛋糕就一整個遜掉了!



最後煞車皮在我的要求下,來張美酒佳人照…
因為這是來到義大利數天以來,截至當時喝到最好喝的一隻紅酒
雖然是無限暢飲沒錯,但並不是每間餐廳都會用瓶裝酒
加上前幾天好像都喝到白酒比較多(ㄣ…我還是比較喜歡紅酒)



這隻真的是又純又順口又好喝…那一晚我真的喝超多
雖然我不懂店名Papa Baccus的真正意思
但也不枉店名中Bacchus(同古希臘神話中的酒神巴克斯)一樣的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傲慢與偏見 的頭像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