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42年,中國被迫開放五個港口通商,上海為其中之一
就此打開中國門戶,也讓上海開啟迅速發展
經過數百年後的今天,共產主義早已不是大陸土地上唯一的保障
來自世界各國的企業廠商在這塊土地資本化發展,為上海徹底換上新裝

這天是一週之始的週一,我們早早就起程出發
為了不是趕著要去上班,而是怕上班時間路上湧現車潮



交通時間,街道上此起彼落的喇叭聲讓人心煩意亂
路上出現不少掛牌的摩托車,明顯機動腳踏車少了很多
或許也是因為如此,上海的空氣品質總是灰朦朦的

這邊簡單的介紹一下…
掛黃牌的機車可載客(可乘坐兩人),掛藍牌的屬輕型機車是載人
上海騎機車雖不用戴安全帽



從神旺飯店附近離開,因附近有地鐵九號線
瞧!上班時間上班族們從地鐵出口蜂擁而出

上海為了史上最大的世博可是做了不少的建設
為了呼應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其實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也完成了不少
交通便捷了,地鐵多了,所以路上的行人也明顯來得更多



地鐵站出口,可見一排排隊的機車
這一輛輛的機車,有如台灣車站門口排班的計程車般
等著隨時上門趕時間的上班族
由於上海市交通不時堵塞,如此專門接送客人的機車大隊應運而生



車子輕快地開上了快速道路
窗外的街景快速的轉動,一幕幕都市化的景色映入眼簾
1990年代,全上海經歷了前所未見的大規模都市工程啟動
各式住辦大樓興建,大大改變了上海的都市地理景觀
上海大規模的都市建設達到巔峰
素有「東方巴黎」之稱的上海,顯現出上海的繁華與發達



作為一個經濟發達城市,上海的外來流動人口數量不斷增加
常態人口至少1600多萬,再加上流動出入活動人口
就有2300萬(等同台灣總人口數)在這個都市裡活動
人口密度更早已高於東京、巴黎、倫敦等一些國際大都市
可想而知…上海的土地又豈是寸土寸金可以形容

也因面積僅有台灣的1/6,使用的土地面積相對更小
整個城裡到處可見一片一片樓房被夷平
許多區域變成巨大的建築工地
起重機、電鉆、推土機忙著打摩天樓的地基
城市角落裡,這般高樓大廈與樓房兩相對應的景像
似乎隨時都會在一夜間,就冒出一排排的高樓



如此全面化的發展與改造,佔據了當地人的生活空間
居民不僅被遷往上海市郊,所分配到的居住空間也比以前更小
即使如此,在必須與天爭地的前提下,只好向上發展,而高樓四起



越來越擁擠的生活空間,每分土地都要做最有效的運用
當然也就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供日常晾衣、曬被之用
家家戶戶濕答答的衣服、床單,就這麼大剌剌地在馬路邊隨風飄揚
有如萬國旗盛況,絕對是上海百景之一
但若仔細一瞧,晾衣架的設計也絕非一般
大幅度向外延伸的晾衣架,為的是能爭取到更多的空間運用



菜籃行的最後一天、最後一個行程
將前往與北京、南京、西安齊名
名列中國四大博物館之一的上海博物館
我特地坐到司機旁的位置上,想體驗前座寬廣的交通視野
但也因此見識到上海交通的野蠻程度(不知道是不是沿海地區都這般蠻橫)
讓我想起先前在電視上常見大陸傳出車上的野蠻吵架新聞



不過在快速道路上還是遇到了堵車,車速約0~20公里左右徘徊
望著遠方長長的車隊,這般景像似乎特別的熟悉
面對看不見擁堵盡頭的道路上,心情似乎也在瞬間爆燥不安
看到行人擋路就狂按喇叭,遇到超車就猛踩油門
前面車起步慢就不耐煩地破口大罵……

對於都市發展而言,堵車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
甚至人們漸漸發現:堵車已成為生活中不可避免要承受的痛苦
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期的堵車更是讓人忍無可忍,卻又莫可奈何



從快速道路上堵到快速道路下,長龍依舊
也難怪上海又有「堵(車)城」的別號
在上海這座快節奏生活步調的國際大都市裡
也是堵車是唯一可以慢下來的時刻



後記:
透過這天的體驗,深刻感受到師傅(司機)的辛苦
當我們安心地在車上欣賞沿途風景或沉沉睡去之時
專心駕車的師傅肩負眾人的安全與載送大家抵達目的地的使命
尤其中國土地之大…師傅不可能熟識我們旅程中所經省份的所有道路
還好現代科技的先進,雖可以仰賴衛星導航外
但在堵車或等待紅綠燈之時
師傅認真再翻翻地圖確認路線及方向的神情,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我想下次…我再也不會質疑或吝惜地把小費給司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傲慢與偏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