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飯店的早餐有西式也有中式,不過…
西式早餐的選擇性並不多,所以如昨天一樣
我拿了揚州炒麵配上清蒸地瓜,再加上老油條及土豆
帶有嚼勁的麵條配上鬆軟的地瓜,鹹鹹又甜甜很順口
這老油條和一般在台灣吃的印象完全不同
沒有酥香口感或是油臭味,取而代之的是絕對的咬勁
淋上醬油,油條的彈性、醬油的鹹香,就是道地的古早味吃法
老爸說…蓬鬆香脆的油條都是靠添加明礬才有如此效果
這才是傳統油條的好滋味ㄚ!



清粥小菜裡稀鬆平常的鹹鴨蛋,卻因為在這…

讓我聯想起台灣俗諺中所說的「到蘇州賣鴨蛋」的鴨蛋
只是…鹹鴨蛋中間的蛋黃不是我們一般印象中的深黃色
也沒有那鹹香的鹹鴨蛋油,老媽說這蛋應該是已經受孕了



老媽則是拿了他們小食候的回味點心:黃金糕(但老爸說口味不像)


悠閒自在的早餐過後,其實時間真的還很早

八點正式從飯店出發,前往第三天行程的第一個景點天一閣

上班時間,街道上人來車往,摩托車很多

不過這些都是電動車,因為重視環保故沒有油發動的摩托車
這樣就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污染,對於減緩溫室效應也有幫助



司機大哥在大路邊把大伙放下來,讓我們往巷子裡步行

在路口,有間幼稚園/托兒所,下車時正巧有位媽媽開著車子送女兒來上課
小女孩直嚷著不要上課,媽媽則是哄著孩子我們不是要去上課~是要去玩耍
看看時間,小女孩應該已經遲到了,不知道此時媽媽的心裡是怎麼想的?

望著裡頭似乎正在早會的幼稚園,吵鬧的可怕

但也一如台灣常見到的景象
不少爸爸媽媽公公奶奶則是趴在門外望著他們心愛的孩子



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

也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三座民間藏書樓之一
所以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到寧波不到天一閣,等于沒有到過寧波」
足見天一閣之於寧波的重要地位!



才步入天一閣大門,即可看到一幅石畫

這有如水墨山水般的溪山逸馬圖屬於堆雕
畫中八匹駿馬在草地上揚蹄疾奔,八匹馬立體感很強,栩栩如生
浮雕裝飾效果的技法是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



溪山逸馬圖前則豎立著一座明代兵部右侍郎─范欽的銅雕

范欽喜好讀書,平生所藏各類圖書典籍達7萬餘卷
在他解職歸田後,便建造了天一閣來保管這些藏書



東明草堂是天一閣建成前範欽的藏書處

因范欽號東明,所以題其書室為「東明草堂」
又稱「一吾盧」,現在所看到的東明草堂乃1980年重建



東明草堂前的神獸石雕─「獬豸」

龍角牛嘴能辨人間是非曲直、揚善懲惡並能招財進寶的怪獸



為保護藏書的完整性,范欽制定了嚴格的家規

包括酒醉後不得登樓,不准擅領親友入閣,不得留宿閣內
更禁止擅自將圖書借給外房及他姓者
子孫們也遵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族規
甚至還規定家族中的婦女也不准登樓讀書
藏書中,明代地方誌、公文實錄、明人詩文集及歷代科試士錄,占了很大的比重
此外,還彙集了許多有價值的碑貼,其中著名的是北宋拓本
但又以《蘭亭序》被視為國之珍寶

且連天一閣的命名都其來有自,有三種說法:

一是范氏為了怕火災,所以找了有水池的地方築樓
鑿地的時候,泥土中 隱約出現「天一」二字,因此以之為名
另一說是閣初建的時候,范欽得到吳道士龍虎山天一池石刻
是元代揭文安公所書,范氏認為「天一池」是池名
與閣前築池的用意有關,於是就以「天一」為名
又有一說是天一閣樓上放書的地方,通六間為一
而以書廚間隔,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



最常見的說法,取自漢代鄭玄《易經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因為火是書樓的大患,「天一生水」寓意以水制火
所以不但名字取做天一,連房屋結構也建成天一地六之勢,以求以水克火
也因為如此,在樓前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環境,又可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欽的曾孫范光文在書樓前後

環繞水池堆疊假山,築亭架橋,環植竹木,園林以"福、祿、壽"作主題
池中用山石堆壘一座具有“九獅一象”動物形態的假山,神情逼真
使之具有了江南園林的風貌



除了藏書樓、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外,還有一座千晉齋

裡頭展示了許多示意的假書籍、蠟像模擬出當時的生活狀況
以及寶書樓,其實天一閣藏書樓亦稱“寶書樓”
對於大量藏書的范欽,深知書最怕火災、潮溼、蟲蛀及被竊
而「天一閣」對這些,都有預防措施



「天一閣」的書都放在樓上,樓梯是活動式的

有人登樓讀書時,才架上去,平日則不架梯子
只許白晝登樓,以免夜間點燈,不慎失火,也不許用煙草餉客,以免吸煙失火
為了防濕,書樓的基礎部分用磚石外
每座書架下放一塊浮石,使書架遠離地板,可免受潮
至於防蟲有三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在每冊書裡夾放一株芸草以驅蠹蟲
另一種方法是黏貼圖書的漿糊,是用一種以生豆研成細粉製成的生糊
這種生糊,既不霉,又可防蠹食,又很堅牢
最後一種就是定期曝書,選在「伏日」曝書,一年三次.



但最吸引我的,莫過於千晉齋前的竹林

竹林顯然是一種美學的意境,一股綠意伴著淡淡的竹香沁入心底
花之四君子:「梅、蘭、竹、菊」,最具超越地位的是竹
古人將竹人格化喻為「高風亮節」
中國古時的讀書人也往往以竹自比,取其耿直之意,或作歸隱山林的意旨



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

尤其是從百鵝亭移來的石臺和秦氏祠堂的戲樓等也值得一遊

1986年和1997年,當地政府又分別在藏書樓的東南側和西南側

修建了兩座附屬園林
使整個天一閣建築群的佔地面積達到了25000平方米左右



百鵝亭平頂石結構方亭,比傳統亭子缺了屋頂屋簷

亭上枋額處雕"魚躍龍門"等圖,於1959年由祖關山遷移至此
乃明朝嘉靖年間遺物,為墳墓前的祭亭
在古代大族清明祭祀的時候
要殺很多鵝來祭天、祭地、祭祖宗,所以稱它為百鵝亭



與天一閣緊鄰的,還有一座建於1923至1925年

秦氏族人為祭祀祖先而建的秦氏支祠
支祠裡,融合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多種傳統民間工藝
並且題材豐富,造型優美,是寧波民居建築的集大成之作
其中尤以朱金木雕最為出眾,其中最典型的建築就是這座戲台

三分雕刻,七分漆工的戲台依靠貼金箔和漆朱紅來進行裝飾

樑柱上雕刻各種人物故事,刷以紫漆,外貼金箔
雕刻並不在於十分精細,但漆工的精磨、刮填、上彩、貼金、描花卻十分講究
使朱金木雕產生了富麗堂皇、金光燦爛的效果,是祠堂中最華麗的建築



江南園林在世界的園林建築中,獨樹一幟

「咫尺山林」的寫意山水概念為特色的典雅古樸風格
詩情與畫意的物化,無處不入畫,無景不入詩
「江南園林甲天下」連乾隆都多次下江南,可見江南園林之盛名



此行此刻,悄悄地感受到江南園林之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傲慢與偏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