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母百花大教堂,位於以守護者San Giovanni為名的聖喬凡尼廣場
是建於文藝復興時期、讓古今佛羅倫斯人驕傲不已的教堂
以哥德式建築著稱的他,歷經175年歲月與數位建築精英的投注
堪稱是文藝復興建築史傑作



在佛羅倫斯我們有著一整個下午的自由活動時間
但其實在百花大教堂上並沒有太多的著墨
雖然說有點受不了到哪個教堂都得收門票的規矩,但….
也許也因為如此,所以對於百花大教堂的印象,大概就只有個「大」字
而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大,另一大特色就是雄偉的教堂圓頂



不同於其他教堂之處,在於其造型獨特的八角圓頂
不僅是整座教堂的表徵,也成了城市中最具震憾力、最傲人的地標
聖母百花大教堂原址是建於4世紀的聖‧雷帕拉塔教堂 
1296年,喬凡尼‧美第奇為了炫耀佛羅倫斯財富出資建造新的教堂 
由阿諾佛‧坎比歐(Anrnolfo di Cambio)設計教堂本體的建造 
歷經戰亂與瘟疫,在教堂本體完工後50年,圓頂部份到了1367年仍始終未能完成
1418
年,大教堂工程處為完成圓頂,只好公開競圖尋找解決辦法

出乎人意料的,脫穎而出的作品並非出自石匠或木匠之手

而是名金匠暨鐘錶匠─菲利波‧布魯內涅斯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

他不同於傳統之作法,深深的打動了評審而獲得委託



大教堂南側的一棟建築前,兩位偉大建築師雕像坐在教堂對面
一座往前看的是設計教堂本體的坎比歐
另一座雕像若有所思地望著教堂圓頂的就是布魯內涅斯
而他的墓就埋藏在教堂地下,也難怪世人始終找不到


根其傳記作家馬內提(Manetti)所記載
布魯內涅斯不但是個建築師,也是個數學家與傑出的幾何專家
他善用當金匠時於鐘錶上平衡錘啟動多齒輪的原理
設計了許多營建時使用的機械設備,也設計不少軍事、水利及船舶上的設備
同時也參與了劇場表演道具及樂器的設計 



龐大的圓頂高91公尺、直徑約44公尺,規模排名全歐第四
為了解決建造大圓頂,布魯內涅斯在建造拱頂時
提出大膽而非正統的解決之道─捨棄當時流行的「拱鷹架」圓拱木架
做了雙層的設計外,為他設計了砌放磚石的完美方法,從下往上逐層砌成

最不可思議的是,布魯內涅斯沒有畫一張草圖
也沒有寫下一組計算數據,就像是整座圓頂早已建構在心裡了
百年之後,米開朗基羅設計了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不遺憾地感嘆:“我可以建得比它大,卻不可能比它美”



當時建造的過程中,更有一段有趣小插曲
因捨棄了傳統「拱鷹架」的建築工法,故為了讓工人在砌磚石時能穩穩的站著
用米填充在建築內,讓建築本體就像個容器般,隨著搭建的高度而增加
數十年的施工過程中,只有一人死亡,讓堅稱圓頂勢必倒塌的人群啞口無言
而原本被譏為瘋子的布魯內列斯基,最後也被人當成天才來稱頌

但完成圓頂工程的那天,建築內的米當然要全部搬走
這麼大的建築裡數量眾大的米要搬走又談何容易
所以當時悄悄地在注入米粒的同時,也同步放入金幣
再以宗教信仰的方式,宣告人民要齊心來為上帝服務
因為…在為主服務的過程中,必定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穫(金幣)



聖母百花大教堂也如一般的教堂般
教堂建築群由主教座堂、鐘塔與洗禮堂構成
1982年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



高85公尺的喬托鐘樓(Campanile di Giotto)由建築家喬托(Giotto)於1334年所設計
外觀是一個四角形的柱狀塔樓,由托斯卡納的紅、奶油白、濃綠三色大理石
以幾何學的配色方式調合鑲嵌而成;二葉式及三葉式長窗,是哥德建築的典型

底部除精緻浮雕,牆面上還有一些浮雕,內容描述人類起源以及人類的生活
如亞當夏娃的故事、狩獵、農耕、紡織、航行、天文、醫學、繪畫、辯論等
第二至四層也有浮雕;五層為掛大鐘之處,鐘樓鑲嵌各色大理石
圖案精美織布、狩獵和制定法典等圖形

 

教堂正門相對的是八角形的洗禮堂聖喬凡尼禮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7世紀即已建成,11世紀改建成現在的模樣

東、南、北面各設有一個入口,西面則建了一個橢圓形的聖堂
  

每一八角形的縱向橫向立面牆分成三個拱型,以壁柱、拱券、石條作相間裝飾

鑲嵌白綠兩色大理石切割成幾何形狀來裝飾外牆,中層開了一圈窗戶 

設計手法簡單而古典,是義大利最傑出的仿羅馬式建築之一  

但在我這世人眼裡,乍看下倒是和超大型的糖果罐有幾分神似
 

聖喬凡尼禮拜堂最引人注目的…
莫過於洗禮堂東、南、北
三座青銅門和八角形拱頂天花板上的鑲嵌畫



東、南、北門中,第一座完成的南門,是由安德里亞·皮薩諾製作  

描繪出8個美德─希望信仰慈善謙虛堅韌節制公正和謹慎的態度 

1330年到1336年間完成,原來安裝在東側,面對大教堂,後轉移到現址 


1401
年,年輕的羅倫佐吉貝爾提打敗了布魯涅列斯基取得製作北門的委託  

北門有28幅浮雕,刻劃耶穌及祂的十二門徒生前的事跡

天使報喜、耶穌降生、與博士辯論、最後晚餐、耶穌復活…等大家所熟知的故事

1403-1424年間完成,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 
他的作品結合了人體描繪及透視法,具體展現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重要特徵



總是擠滿人們的東門,是三個銅門中耗時最久的(1425-1452)  

1452年揭幕時,米開朗基羅讚不絕口「技藝之精巧真不愧為天國之門的裝飾」 

所以又被譽為「天堂之門」(Gates of Paradise) 
法國知名的地獄之門(奧古斯特·羅丹)也是受到「天堂之門」的啟發 

因為北門的成就,讓吉貝爾提再次得到委託,但他沒有再創作28塊面板 
這一次作品的故事背景來自舊約,改以大型的構圖 
並將繪畫技巧裡的明暗、光線考量放進雕刻,讓雕刻呈現出半立體的效果 
每扇門上各有5個故事,銅雕上的鍍金,讓浮雕泛著一種金色輕霧之感 
也讓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挪亞的醉態及其獻祭、以掃和雅各
摩西領受十誡、與菲利士人的戰役、該隱謀殺弟弟亞伯 
亞伯拉罕以及被當作祭品奉獻的以撒、摩西領受十戒、約瑟被賣為奴
耶利哥城滅亡記、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10個浮雕故事活靈活現




城市是圍繞著教堂逐漸向外發展起來 
人們竭盡所能地興建和裝飾教堂,以表達人們對神的崇敬之意 
「天堂」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完美的地方,也是信仰的夢想之地
教堂也成為凡塵俗世中最靠近神(天堂)的地方
 

據說「天堂之門」40年只開一次,由主教帶領群眾進入天堂之門作禮拜
通過此門就和梵諦岡的赦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象徵罪惡獲得饒恕得以上天堂
天堂之門通常是緊閉不開啟,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都會在此拍照留影
 

世界三大的教堂,排名第一是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第二是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第三就是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欣賞過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的莊嚴雄,相較之下

使用白、紅、綠三色大理石貼面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擁有聖母美麗、柔美的面容 
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詮釋得淋漓盡致  

我也不禁期待何時可以到倫敦一睹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風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傲慢與偏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