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趟從進梵諦岡博物館開始,除了一開始在洗手間可以稍坐一下外
室內可絕對找不到任何地方可以讓你稍作停留與休息的

人多到一個不像話的西斯汀禮拜堂裡,擁進來自四面八方的朝聖者
禮拜堂裡大部分的人站著,少數可以坐在牆邊的長凳上;
大家的頭或高或低上仰著欣賞著…真的還真累!
好不容易在人群中找到空隙可以坐下來歇一歇,繼續仰望著天空的鉅作
因為教堂最重視莊嚴肅穆,導遊會在正式進入教堂前即解說完畢
或是小小聲的針對團員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講解

-----------------------------------------------------------------------------------------------
但為什麼博物館內總是見到濕壁畫而沒有其他的繪製方式呢?
濕壁畫是義大利的繪畫傳統,和歐洲北方的油畫材料不同
是以「水」調和色粉在未乾的壁畫上作畫
根據學藝術的導遊敘述,濕壁畫作工複雜,作畫的過程像工匠
必須在「濕」的壁面上趁壁畫沒有乾透,快速用水性顏料作畫
因為壁面是濕的,顏料才會被吸收,滲透固定在灰泥中
只要壁面一乾透,顏料就吃不進壁面,浮在乾硬的表面,很容易脫落
故濕壁畫雖然繁複麻煩,但卻是可以讓畫作長久保存
-----------------------------------------------------------------------------------------------


突然間「No photo!No talking!」從吵雜的人聲中在禮拜堂裡迴響著


國外的博物館或是教堂多是「禁止拍照」;即便可以拍照,也是「禁止使用閃光(拍照)」
為防範人類的白目行為,遠遠地主祭壇的舞台上
一把椅子、麥克風架和一位黑衣人「駐點防守」著
無非也是為了要保護這些…好不容易存留下的的藝術品減少損害

但有時候真的要說…白目不分東西方
還是有一堆故意裝看不懂英文或圖示的死觀光客拍照
當警衛發現有人違反規定拍照,即可聽到
透過麥克風生氣又無奈的情緒放送著「No Photo!」的提示廣播
而當大家的討論聊天聲越來越大之時,緊接著就會聽到「No Talking!」
接著就會是一片寧靜鴉雀無聲!但那美好的時刻卻是短暫的
因為不久後仍然會再次響起…「No Photo!No Talking!」


其實在進入前…
導遊非常認真的提醒並宣導我們絕對不可以拍照
但領隊「體貼」地提醒我們…如果真的忍不住一定要殺殺底片…
請遵守一個大原則─『絕對不要當第一個拍照的人!』
(因為帶頭被罵的那個會被眾人行鄙視注視禮,但之後還是會有人繼續拍)
所以要拍也要等到很看到「閃光燈」此起彼落時
將閃光關閉後,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跟著拍(<--還是錯誤示範)
足見藝術愛好者與觀光兩相矛盾之處….
但發哥隨即又補充說…禮拜堂的警衛也有分認真和鬆散
要是夠倒楣遇到某個比較火大的警衛,是會『直接被趕出去的!』

各位阿….當下我是真的很心動的想衝動「犯罪」,但我忍住了….
所以…各位自行拜請姑狗大神或到圖書館欣賞書中圖畫就好…

-----------------------------------------------------------------------------------------------


西斯汀禮拜堂(Cappella Sistina)始建於1445年,由教皇西斯都四世發起創建
教堂的名字"西斯汀"便是來源於當時的教皇之名"西斯都"
西斯廷禮拜堂是羅馬教皇的私用經堂,也是教皇的選出儀式的舉行之處
這座等同於教皇私人會客室的小禮拜堂在1477年修建
梵蒂岡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教皇是梵蒂岡的首腦,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
教皇由紅衣主教2/3多數選出,終身任職
不只有禮拜儀式及會客的功能,也同時是維護教皇及重要權貴安全的秘密城堡

小禮拜堂在1480年代建築完成
教皇西斯特四世邀請了一批藝術家在牆壁繪製壁畫
其中包括著名的波提切立,以及米開朗基羅的老師吉蘭達歐
天花板的部分依據當時的習慣
以寶藍色做背景,彷彿天空上面綴滿金色的點點星光


1506年,教皇儒略二世(又稱朱利斯二世)爲了紀念叔父西克斯圖斯四世
朱利斯二世因此想到在天篷壁畫上重新繪製聖經故事,他便想到米開朗基羅
受命於教宗儒略二世,米開朗基羅創作了西斯廷禮拜堂穹頂畫《創世紀》
他孤獨地攀爬距離地面時八公尺的鷹架上,他,仰望著…
寶藍色的美麗星空,看到星空出現破裂的隙縫,尤如宇宙初始
空白裏有了光,有了日月,有了水和陸地
有了最初的人類,從漫長的沉睡中甦醒,生命就此開始….


西斯汀禮拜堂的畫作遍布整個空間
可分為三部份─台前是相當著名的「最後的審判」
天花板上是名氣也不遑多讓的「創世紀」;兩邊則是新舊約摩西與耶穌的故事
而西斯汀禮拜堂也正因而擁有了…
米開朗基羅最有最有代表性的兩大壁畫《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而聞名於天下


創世紀

「創世紀」壁畫中最驚人的傑作是「創造亞當」
上帝在天使的簇擁下,裹在一件鼓起的寬大斗篷裡
悠然飛翔於天際間,隔著天與地的距離
軟弱無力的亞當,躺靠在地上,正等待著上帝的喚醒
上帝與亞當手指與手指觸碰的剎那,灌進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量和意志
如此遙遠,交織出令人動容的生命創始景象,亦是整個「創世紀」的象徵

1508到1512年間,米開朗基羅把禮拜堂的門鎖起來,一個人在高高的鷹架上
大部分時候,一個人在這孤獨的空間,沒有朋友、助手
不吃不睡,思索著,猶疑著,時而狂喜,時而沮喪
這幅巨型壁畫畫面面積達14 x 38.5平方公尺
畫題均取材於《聖經》舊約中創世紀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
分別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
原罪-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

初始的任務只是要求米開朗基羅在穹頂上繪製12個人物
但是《創世紀》完成的時候畫面上人物多達343人
米開朗基羅以四年的時間完成「創世紀」壁畫
1512年10月,整個作品完成,31日揭幕,使眾人震驚



最後的審判

完成《創世紀》30年後,教宗保祿三世再次聘請了米開朗基羅創作了此畫
尺度巨大,佔滿了西斯廷禮拜堂祭台後方的整面牆壁
描繪有400多個人物,創作歷時9年多
取材自聖經故事「最後的審判」,描寫世界末日到來時…
將由耶穌親自審判世人的一切罪惡,看看誰該上天堂?誰該下地獄?

上方與天頂畫相接處兩個半圓形畫面裡的無翼天使
正簇擁著基督受難時的十字架與恥辱柱
耶穌十二門徒和聖母瑪麗亞環繞在旁邊
聖母瑪麗亞畏縮地抓緊頭巾和衣衫,屈身在兒子的右肋之下
雲端閃電中站著身軀高大、神態威嚴的救世主基督,舉起有力的右臂
七位正吹著號角的天使正在喚醒死者,宣示著審判即將開始

基督的左邊(畫面的右邊)是他的門徒與殉道者
門徒彼得正拿著鑰匙,要求耶穌基督對他們所遭受到的迫害,給予公正的裁判
善惡兩部分人正受到重生的耶穌的裁決
耶穌舉起的右手指引一些善良的人升上天堂,左手則指示罪人沉降地獄

比較特別的是,殉道的聖者們以其殉道時的模樣展現在畫裡
德列拿著十字架,塞巴手執弓箭,卡得琳戴著車輪,勞倫帝拿著鐵欄杆
法伏爾提著剝下的人皮,向基督控訴著
(其中法伏爾提手中拿著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
皮畫的正是米開朗基羅自己,用以解讀為米開朗基羅的簽名或其對信仰的態度)


1514年米開朗基羅揭幕這幅他獨自完成的壁畫時引起轟動
史無前例地都人類生殖器的裸體描繪出來
開創先例的人文主義被視為"瀆神",遭到教會及封建保守思想人的反對
在當時,Carafa樞機則認為在基督教最重要的教堂內
不能容忍如此的淫穢、瀆神和不道德,對此加以強烈反對並向教宗抱怨
但教宗卻回答說…他的裁判權沒有延伸到地獄,因此這畫像得以保留

1564年米開朗基羅去世不久後,教皇庇護四世為保住這幅畫不受後人損毀
便就命畫家伏爾泰拉給這些裸體人物添畫了遮羞布條
這位畫家因此得了個「穿短褲的人」的綽號
但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所帶來的震撼,仍延續至1596年
1596年教宗克萊孟八世索性想把這幅壁畫全部毀掉
幸被羅馬聖路卡美術學院的畫家們勸阻住了

米開朗基羅是人類天才、智慧和勇氣的結晶,他的光榮與成就屬於全人類
然最後的審判由於長年受蠟燭燈熏染及氧化侵蝕畫面損壞嚴重
1981年至1994年,日本電視臺支援進行了大規模修復工作
還原了繪製當時的鮮艷色彩,並擦去了一部分遮羞布,還原了作品本來面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傲慢與偏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