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拱」在羅馬建築中是最重要的元素與特徵
而將圓拱在建築上發揮到極至,則非萬神殿莫屬

建於公元前27年的萬神廟,由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奧古斯都下令修建
毀於西元80年的一場大火,經重建後至今完全保留原貌
不僅是古羅馬建築藝術的結晶,也是羅馬古典建築唯一保存完善的一座神殿



萬神殿110年時毀於祝融, 125年時由喜愛建築的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重建
重建的萬神殿在建築上採用許多創新手法
取用當代希臘建築的概念,首創室內重於外觀的新建築概念
外觀簡單的他為希臘式門廊,正面僅有圓柱及簡單山牆
16根高12.5公尺、直徑1.43米土紅色科棱斯式的花崗岩圓柱撐起
是希臘廟宇和羅馬圓頂建築的一大結合
被應用在許許多多市政廳、大學、圖書館和其他各種公共建築物上



而內部裝飾細緻,一改過去長方形殿堂為圓頂
神殿的結構主體呈圓形,頂部覆蓋一個直徑達43.3米的穹頂
如此碩大的穹頂卻看不見一根柱子與窗戶
只有一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眼窗洞(coulus),是萬神廟唯一的採光點
穹頂內部還做了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向內鏤空、逐層縮小
但可減輕圓頂的重量,並有巧妙的裝飾作用,給予後世藝術家不少靈感
萬神殿的圓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圓頂才能屹立千年
其建築成就可想而知,也不禁令人驚嘆…那二千年前建築師建築技術的高超



我想來到萬神殿,煞大應該很有感覺
因為這可是由丹‧布朗「天使與惡魔」小說翻拍成他最愛「達文西密碼」電影的取景地
據說殿內要舉行彌撒,可能回提早結束開放參觀
為了不錯過這對西方的建築發展史有舉足輕重影響與啟發的萬神殿
大家一路趕趕趕…抵達時已是四點半後

跨進沒有華麗壁飾的萬神殿,宏偉的入口大門高度就有五層樓高
戶外人聲鼎沸的吵雜聲頓時消失,彷彿被按了靜音裝置般
『天使之光』經由圓窗直接探照進教堂,,隨着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光線的角度
諾大挑高的空間裡,充滿了和諧古典美,讓人有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襯托出穹頂的巨大,給人一種向上的感覺
就連詩人拜倫用「簡單、筆直、樸素、莊嚴、高貴」等詞形容



室內地面更運用彩色大理石增加室內的色調
大理石的地面上也使用了格子圖案,並在中間稍稍突起
人站在廟宇中間向四周看去時,地面上的格子圖案會變形
進一步給人造成一種大空間的錯覺



再仔細一看,大理石地板定點距離各開有四個橄欖狀的小洞
導遊指著頭頂眼窗洞說「小洞就是因為穹頂簍空而設計的」
雨天時, 雨水從此落下,而這些小洞就是精心安排的排水設施
加上地板並不同於一般的水平設計, 而以些微的角度傾斜以加速排水



興建於兩千多年前的萬神殿過去一直封閉,羅馬皈依天主教後
有段時期排斥異教獨尊天主教,舉凡異教建築物都要拆毀
主要是萬神殿的建築氣勢震懾了當權者,獨是不敢有損而逃過一劫
609年拜占廷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
並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供奉殉難聖母像

 

精湛建築技術典範的他,到了近代,搖身一變又成為義大利名人靈堂
像是許多著名藝術家,如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也葬在這裡
意大利統一作出重大貢獻的統治者─艾曼紐二世 (Emmanuel II)也葬在這裡
不過拉斐爾的遺骨是1758年才遷到萬神殿
我想這是向義大利歷史上傑出人物的一種致敬



萬神殿前,聳立著3200歲來自埃及的方尖碑
廣場上的方尖碑底下是座噴泉,石碑上刻了許多古埃及象形文字
過去,埃及方尖碑常豎在避難中心和廟宇附近
尖尖的碑頂象徵陽光的起點,是太陽神力的中心
碑座則象徵著太陽的神秘光輝帶給宇宙的無形的物質



古埃及以萬物為神的宗教特性與萬神殿似乎有不謀而合之處
萬神殿當初是為不得罪任何一神而建
高高聳立在萬神殿前的方尖碑,曾是古埃及人眼中太陽神的象徵
歷史上…第一座方尖碑建在太陽之城Heliopolis
它們都是遠古的年代遺留下的東西,石頭都成了可以膜拜的東西
但在羅馬,他們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含義,而被賦予了另一種意義:
最初它是羅馬皇帝偉大的象徵,後來象徵羅馬教皇的權利

不論是萬神殿,亦或是來自遠方的方尖碑
他們的歷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卻早已超過原始意圖!
如今成為羅馬三大古蹟之一,也為國際建築領域無不爭相朝聖的聖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傲慢與偏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