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高處向下看,君士坦丁凱旋門與草皮的脆綠在閃爍著
鬥獸場外圍除了來自世界四面八方的旅人
販賣紀念品的小攤販,也在廣場上伺機而動
許多黑色人種手裡拿著許多仿名牌的手錶、皮件向往來的人們兜售
還有…還有許多穿著古代服裝的羅馬士兵和馬車來回穿梭廣場之上
讓遊客恍若走錯時空,來到羅馬帝國的錯覺



據說這些「演員」早期都是在這裡兜售紀念品的小販
因為競爭激烈而轉換方向來討生活
從他們龐然大物的體型來看
我想如此的改變也算是相當成功的觀光事業啦!



穿過層層的看台,當年的木頭地板在時間與大自然的摧殘下早已毀壞
義大利政府為了模擬當時的情景
在中央舞台區的另一半搭建仿古的木式地板



看台上的觀眾區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
由下往上分別為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貴族、富人
最上一層、離舞台區最遠的第四區,是由普通公民使用



早已不復見的舞台地板下
將隱藏地底下的洞口和管道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眼前
當年有如迷宮般的通道,用以關圈動物與存放表演時所需要的道具
公元248年時,甚至為了慶祝羅馬建城1000年
利用輸水道引水引水注入舞台表演區,形成湖面來表演海戰場面
鬥獸場也因曾舉辦過馬車及文藝表演之類的競賽,又名為競技場
表演類別可分為三大類─獸與獸鬥、獸與人鬥、人與人鬥



角鬥士相鬥時,雙方必須作出生死決鬥,直至一方取勝為止
敗者的性命則操縱在看臺上尋歡作樂的貴族們手中
當他們將大拇指向下,敗者則一命嗚呼;若大拇指朝上,將可免於一死

又或獸與人鬥表演時,地面上獸欄的閘門會緩緩升起
餓上數天的猛獸走到場中,與人類為生存而互相搏鬥
無論是人或是獸被殺死,身穿神話中死神Charon服飾的人員會抬出表演場
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



劇場共有四個大門,若以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來看
每座大門有使用對象的分別,可不提供一般平民進出使用
北邊大門提供神職人員進出;南邊為帝王貴族
東邊葬神之門Porta Sanavivaria為戰敗的鬥士或動物、死掉之人獸出口
想當然,西邊Porta Triumphalis即為戰勝之門
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將此封為聖地並進行保護
並在北面的門正對帝王看台處,立起一座十字架
每年也都會在此舉行彌撒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
但是卻沒有任何歷史證據顯示…是否有任何基督徒在此殉道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鬥獸場早已不再使用
雖然他是現存規模最大的競技場,但牆上不時可見…
足以讓人誤以為這是在歷經戰火後殘留下來的坑坑洞洞
我想從此處不難發現…他並不是保存最好的遺址

其實…鬥獸場規模之大,擁有許多貴重的建築材料
羅馬帝國衰落後,在進入基督教世界後(特別是文藝復興時代)
整個鬥獸場衍然形成一座無人管理的廢棄材料場



人們在外力的干預下,為了建橋樑、教堂、宮殿…等
肆無忌憚地將外牆石塊及精緻雕刻的柱子拆毀大量取走
更誇張的是…甚至為了取得石牆內的重金屬
某位教宗還下令將原本固定石塊中的銅條挖出鎔解
因此外牆才會留下那麼多的坑洞
曾經在羅馬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鬥獸場
竟落入如此不堪的情景,實在讓人不甚晞噓!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磚造牆面也可以看到坑洞
但如此的坑洞產生的理由卻不同於石牆
因為磚牆搭建到一定高度時,需要設立木樁讓工人們可以繼續向上搭建
所以這些孔洞是為了建築需要所挖掘的
但木頭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後慢慢腐朽,坑洞自然顯現!



鬥獸場過去疏於維護且屢遭掠奪,始終給人一種「破舊」的感覺
為改變世人對於圓形競技場的感觀,以及維護人類重要古文明建築物
自1994年起就展開搶救工作,而且是在競技場仍保持開放的狀況中進行
直到21世紀初,才確立了它的歷史地位,成了古羅馬的象徵
回想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尤里安所說的「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
夜裡的鬥獸場,多了幾分的華麗,但莫名的感傷卻油然而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傲慢與偏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